发布时间:2025-10-17 11:28:20    次浏览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杨志坚通讯员丁之目前,许多老人不和子女住在一起,每日三餐就成了独居老人们一天中的难事。2013年,李沧区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准确地掌握了老年人的居住、身体、收入等情况,发现独居老年急需午餐服务。为解决这一问题,李沧区于2013年、2014年建成并投入运营了8处社区助老大食堂,今年该区计划再建14处助老大食堂。社区网点房变身大食堂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金水东路的一家助老大食堂。这所食堂占地面积180平方米,一次能容纳100人用餐,目前还处于装修中。社区工作人告诉记者,房子以前是社区的商业网点房,春节前社区决定将房子改建成助老大食堂并开始装修,预计在半个月后正式运营。这所助老大食堂主要面向附近的金水东路社区和候家庄两个社区的居民,居住在百合花园的老年人因为距离较近,所以受益会更大些。李沧区民政局养老办公室介绍说,李沧区专门制定出台了《李沧区推进社区助老大食堂建设实施意见》,计划利用3年时间,形成覆盖全区的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目前李沧区已建成运营8处社区助老大食堂,分别在百通馨苑社区、四流北路社区、东山社区、秀峰路社区、永青苑社区、振华苑社区、金水路北社区、楼山路社区。想吃啥老人自己说了算李沧区助老大食堂项目建设运营以来,各个社区助老大食堂一直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搭配要求进行配餐。每周的食谱均是提前征求老年人意见后才制定的。鉴于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吃水饺、包子,各大食堂每周固定一天为老人包一顿水饺或包子。同时,助老大食堂还通过每月一次的用餐满意度调查,不断改变做餐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天天在这吃,做的菜挺合口味的,特别是老年人牙口不好,他们都会把菜做得烂一点。总的来说很好很实惠。”在记者走访到永青苑社区助老大食堂时,居民李大爷告诉记者,每天到大食堂来吃饭成了他的习惯,“饭后和老伙计们聊会天,约着打会儿牌,美得很。”李沧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为了把助老大食堂长期运营和发展下去,政府对厨师和服务人员的工资,水、电、气等费用给予财政补助。而对于在大食堂用餐的低保家庭老年人,财政给予每餐6元的补助,同时还给予为老年人送餐的志愿者、义工每次2元的送餐补助。12处新建食堂确定位置2015年,李沧区民政局经与各街道办事处进行了第一轮选址,确定在7个街道办处再建设14处社区助老大食堂,其中位于李村街道的中崂路社区、少山路社区,浮山路街道的浮山路社区,永安路街道的文安路社区、永定路社区、沧顺路社区,兴华路街道的翠海宜居社区,兴城路街道的汾阳路社区,楼山街道的楼山后社区、翠湖社区,九水路街道的杨家上流社区、金水东路社区的12处助老大食堂的建设地址已经确定。“8处助老大食堂将于今年6月份完工运行,还有2处正在选址。”李沧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民政、街道工作人员正在社区进行再次地选址,将对老年人居住人口密集、需求意愿强的城区,通过房屋租赁、改造、借用等方式,力争今年再建设一批助老大食堂。